在参与临床试验后,受试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便是 “试药结束后能否继续使用试验药物”。这一安排不仅涉及药物研发进度,更与受试者的后续治疗方案密切相关。本文结合 “全国试药招募网” 等正规试药平台的操作规范,详解试药结束后的用药规则及权益保障。
一、能否获得试验药物,首先看试验类型
1. 治疗性试验的 “开放标签” 机会
在肿瘤、慢性病等治疗性试验中,若试验药物显示出明确疗效且无严重副作用,研究团队可能启动 “开放标签扩展阶段”(OLE)。例如通过 “试药员报名入口” 参与某糖尿病新药 Ⅲ 期试验的患者,若在双盲阶段使用新药后血糖控制良好,试验结束后可申请进入 OLE 阶段,免费继续使用药物直至国内获批上市。“全国试药招募网” 数据显示,2024 年超 40% 的慢性病试验设有此类扩展方案。
2. 预防性 / 健康志愿者试验的 “药物回收” 规则
若为健康志愿者参与的 Ⅰ 期耐受性试验,或疫苗预防性试验,因试验目的非治疗个体疾病,结束后药物需按规定回收销毁,受试者不得自行保留。正规试药平台会在 “试药招募” 阶段明确标注项目类型,避免误解。
二、法规框架下的 “用药衔接” 原则
根据《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》,试验结束后需保障受试者 “治疗的连续性”:
三、慢性病患者的特殊保障机制
针对需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(如高血压、糖尿病),正规试验的后续安排更注重个体化:
四、正规平台如何确保用药透明?
“全国试药招募网” 等正规试药平台在项目审核中,要求申办方必须明确标注 “后续用药条款”,具体包括:
五、参与前必问的三个问题
试药结束后的用药安排并非 “一刀切”,而是基于试验性质、法规要求及个体健康需求的科学设计。通过 “全国试药招募网” 等正规平台参与试验,受试者可在 “试药员报名入口” 阶段清晰了解后续方案,避免权益模糊。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,这种规范化的用药衔接机制,既能保障治疗连续性,也为长期健康管理提供了可靠支持。